<Python的列表和元组>——《Python》

news/2023/6/7 1:21:59

目录

1.列表

1.1 列表的概念

1.2 创建列表 

1.3 访问下标

1.4 切片操作

1.5 遍历列表元素

1.6 新增元素

1.7 查找元素

1.8 删除元素

1.9 连接列表

2. 元组


1.列表

1.1 列表的概念

编程中, 经常需要使用变量, 来保存/表示数据.
如果代码中需要表示的数据个数比较少, 我们直接创建多个变量即可.
num1 = 10
num2 = 20
num3 = 30
......
但是有的时候, 代码中需要表示的数据特别多, 甚至也不知道要表示多少个数据. 这个时候, 就需要用到列表.
  • 列表是一种让程序猿在代码中批量表示/保存数据的方.
  • 元组和列表相比, 是非常相似的, 只是列表中放哪些元素可以修改调整, 元组中放的元素是创建元组的时候就设定好的, 不能修改调整.

1.2 创建列表 

  • 创建列表主要有两种方式. [ ] 表示一个空的列表

alist = [ ]
alist = list()
print(type(alist))

因为 list 本身是 Python 中的内建函数, 不宜再使用 list 作为变量名, 因此命名为 alist。

#创建列表
#1.直接使用字面值来创建
#   []就表示一个空的列表
a = []
print(type(a))#2.使用list() 来创建
b = list()
print(type(b))

 

  • 如果需要往里面设置初始值, 可以直接写在 [ ] 当中.

可以直接使用 print 来打印 list 中的元素内容.
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)

  • 列表中存放的元素允许是不同的类型. (这一点和 C++ Java 差别较大).
alist = [1, 'hello', True]
print(alist)

 

1.3 访问下标

  • 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操作符 [ ] 来获取到列表中的任意元素.
我们把 [ ] 中填写的数字, 称为 下标 或者 索引 .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[2])
注意: 下标是从 0 开始计数的, 因此下标为 2 , 则对应着 3 这个元素.

  • 通过下标不仅能读取元素内容, 还能修改元素的值.
alist = [1, 2, 3, 4]
alist[2] = 100
print(alist)

  • 如果下标超出列表的有效范围, 会抛出异常.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[100])
  • 因为下标是从 0 开始的, 因此下标的有效范围是 [0, 列表长度 - 1]. 使用 len 函数可以获取到列表的元素个数.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len(alist))
  • 下标可以取负数. 表示 "倒数第几个元素"

 

#Python中的下标,其实还可以写成负数
#例如:-1 <==> len(a)-1
a = [1, 2, 3, 4]
print(a[len(a)-1])
print(a[-1])

 

 
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[3])
print(alist[-1])
alist[-1] 相当于 alist[len(alist) - 1]

 

1.4 切片操作

通过下标操作是一次取出里面第一个元素.
通过切片, 则是一次取出一组连续的元素, 相当于得到一个 子列表
  • 使用 [ : ] 的方式进行切片操作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[1:3])
alist[1:3] 中的 1:3 表示的是 [1, 3) 这样的由下标构成的前闭后开区间.
也就是从下标为 1 的元素开始(2), 到下标为 3 的元素结束(4), 但是不包含下标为 3 的元素.
所以最终结果只有 2, 3.
  • 切片操作中可以省略前后边界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[1:])        # 省略后边界, 表示获取到列表末尾
print(alist[:-1])       # 省略前边界, 表示从列表开头获取
print(alist[:])         # 省略两个边界, 表示获取到整个列表.

  • 切片操作还可以指定 "步长" , 也就是 "每访问一个元素后, 下标自增几步"
alist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
print(alist[::1])
print(alist[::2])
print(alist[::3])
print(alist[::5])
  • 切片操作指定的步长还可以是负数, 此时是从后往前进行取元素. 表示 "每访问一个元素之后, 下标自 减几步"
alist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
print(alist[::1])
print(alist[::2])
print(alist[::3])
print(alist[1:-1:2])
alist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
print(alist[::-1])
print(alist[::-2])
print(alist[::-3])
print(alist[::-5])

 

  • 如果切片中填写的数字越界了, 不会有负面效果. 只会尽可能的把满足条件的元素获取
a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
print(a[1:100])

 
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[100:200])

 

1.5 遍历列表元素

"遍历" 指的是把元素一个一个的取出来, 再分别进行处理.

 

(1)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 for 循环

alist = [1, 2, 3, 4]
for elem in alist:print(elem)

elem相当于临时变量。

(2)使用 for 按照范围生成下标, 按下标访问

alist = [1, 2, 3, 4]
for i in range(0, len(alist)):print(alist[i])
a = [1, 2, 3, 4]
for i in range(0, len(a)):a[i] = a[i] + 10print(a)

注:在修改列表值的时候:

  • elem是临时变量,这种方式修改相当于覆盖了临时变量中的值,不能修改列表中的值。
  • 使用坐标访问,其实是在原空间修改。可以修改。

(3)使用 while 循环,手动控制下标的变化

alist = [1, 2, 3, 4]
i = 0
while i < len(alist):print(alist[i])i += 1

 

1.6 新增元素

  • 使用 append 方法, 向列表末尾插入一个元素(尾插).
alist = [1, 2, 3, 4]
alist.append('hello')
print(alist)
  • 使用 insert 方法, 向任意位置插入一个元素

insert 第一个参数表示要插入元素的下标.

alist = [1, 2, 3, 4]
alist.insert(1, 'hello')
print(alist)
什么是 "方法" (method):
方法其实就是函数. 只不过函数是独立存在的, 而方法往往要依附于某个 "对象".
像上述代码 alist.append , append 就是依附于 alist, 相当于是 "针对 alist 这个列表, 进行尾插操作".

1.7 查找元素

  • 使用 in 操作符, 判定元素是否在列表中存在. 返回值是布尔类型.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2 in alist)
print(10 in alist)
print(2 not in alist)
print(10 not in alist)

  • 使用 index 方法, 查找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. 返回值是一个整数. 如果元素不存在, 则会抛出异常.
alist = [1, 2, 3, 4]
print(alist.index(2))
print(alist.index(10))

 

 

1.8 删除元素

  • 使用 pop 方法删除最末尾元素
alist = [1, 2, 3, 4]
alist.pop()
print(alist)

 

  • pop 也能按照下标来删除元素
alist = [1, 2, 3, 4]
alist.pop(2)
print(alist)

  • 使用 remove 方法, 按照值删除元素
alist = [1, 2, 3, 4]
alist.remove(2)
print(alist)

 

a = ['python', 'list',  'group']
print(a)
a.remove('python')
print(a)

 

1.9 连接列表

  • 使用 + 能够把两个列表拼接在一起.
此处的 + 结果会生成一个新的列表. 而不会影响到旧列表的内容.

 

a = [1, 2, 3, 4]
b = [5, 6, 7]
print(a + b)
print(b + a)
  • 使用 extend 方法, 相当于把一个列表拼接到另一个列表的后面.
a.extend(b) , 是把 b 中的内容拼接到 a 的末尾. 不会修改 b, 但是会修改 a.
alist = [1, 2, 3, 4]
blist = [5, 6, 7]
alist.extend(blist)
print(alist)
print(blist)

 注:

extend()与 += 比较:

a = [1, 2, 3, 4]
b = [5, 6, 7]
#a.extend(b) 则是直接把b的内容拼接到了a的后面   ——>高效
a += b  #  a += b <==> a = a + b            ——>低效
print(a)
print(b)

 

2. 元组

元组的功能和列表相比, 基本是一致的.
(1)元组使用 ( ) 来表示
atuple = ( )
atuple = tuple()
a = ()
print(type(a))
b = tuple()
print(type(b))
(2)创建元组的时候,指定初始值
#创建元组的时候,指定初始值
a = (1, 2, 3, 4)
print(a)

(3)元组中的元素也可以使任意类型的

#元组中的元素也可以使任意类型的
a = (1, 'python', True, [])
print(a)

(4)通过下标来访问元组中的元素,下标是也是从0开始,到len-1 结束

 
#通过下标来访问元组中的元素,下标是也是从0开始,到len-1 结束
a = (1, 2, 3, 4)
print(a[1])
print(a[-1])
print(a[100])

(5)通过切片来获取元组中的一个部分

#通过切片来获取元组中的一个部分
a = (1, 2, 3, 4)
print(a[1:3])

(6)使用for循环等方式来进行遍历元素

#使用for循环等方式来进行遍历元素
a = (1, 2, 3, 4)
for elem in a:print(elem)

(7)使用in判断元素是否存在,使用index查找元素的下标

#使用in判断元素是否存在,使用index查找元素的下标
a = (1, 2, 3, 4)
print(3 in a)
print(a.index(3))

 (8)使用 + 拼接元组

#使用 + 拼接元组
a = (1, 2, 3, 4)
b = (5, 6, 7)
print(b + a)

  注:

#元组不支持修改值
a = (1, 2, 3, 4)
a[0] = 9   #error

 

元组不能修改里面的元素, 列表则可以修改里面的元素
因此, 像读操作,比如访问下标, 切片, 遍历, in, index, + 等, 元组也是一样支持的.
但是, 像写操作, 比如修改元素, 新增元素, 删除元素, extend 等, 元组则不能支持.
另外, 元组在 Python 中很多时候是默认的集合类型. 例如, 当一个函数返回多个值的时候.
def getPoint():return 10, 20
result = getPoint()
print(type(result))
此处的 result 的类型, 其实是元组.

 

问题来了, 既然已经有了列表, 为啥还需要有元组?
元组相比于列表来说, 优势有两方面:
  • 你有一个列表, 现在需要调用一个函数进行一些处理. 但是你有不是特别确认这个函数是否会把你的列表数据弄乱. 那么这时候传一个元组就安全很多.
  • 我们马上要讲的字典, 是一个键值对结构. 要求字典的键必须是 "可hash对象" (字典本质上也是一个hash表). 而一个可hash对象的前提就是不可变. 因此元组可以作为字典的键, 但是列表不行.
小结
列表和元组都是日常开发最常用到的类型. 最核心的操作就是根据 [ ] 来按下标操作.
在需要表示一个 "序列" 的场景下, 就可以考虑使用列表和元组.
如果元素不需要改变, 则优先考虑元组.
如果元素需要改变, 则优先考虑列表.
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xyb.cn/news/show-4572806.html
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郑州代理记账网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

相关文章

Android在源代码上添加功能,在Android项目中加入Flutter,部分功能使用Flutter混合开发方案(附源代码)...

我们在尝试Flutter的时候&#xff0c;其实可以在我们现成的项目中加入Flutter&#xff0c;然后改造我们部分不是特别重要的的功能&#xff0c;避免引发较大的风险&#xff0c;也可以把新技术引入进来。在React Native的时候&#xff0c;我们也尝试做过类似的方案&#xff0c;后…

从腾讯文化VS阿里文化看滴滴和UBER的并购事件

原文出处&#xff1a;here 刚刚过去的一个热点&#xff0c;滴滴和 UBER&#xff0c;补贴大战、传言合并、辟谣、再传言、再辟谣、真合并。一如过去两年中国互联网中的合并大戏&#xff0c;滴滴快的&#xff0c;美团点评&#xff0c;携程去哪儿&#xff0c;58 赶集&#xff0c;美…

从“1”开始学python

从"1"开始学python 一&#xff0e;占位符与格式化输出 常见的占位符有&#xff1a; %d 整数占位符 %f 浮点数 %s 字符串 %x 十六位进制整数 二&#xff0e;List and tuple 和C&#xff0c;java等语言一样&#xff0c;Python内部也提供表达一系列数据的数据类型&a…

老司机带路,云服务器架构升级

1. 建立一个清晰的目标 我们是一家租车公司&#xff0c;就在今天荣获4亿新一轮融资&#xff0c;老板的大手笔之下&#xff0c;我们花钱也更加顺畅&#xff0c;虽然我们的业务主要集中在APP端&#xff0c;不过现在在网站上也有大量的流量引入&#xff0c;主要业务涵盖自驾短…

速锐得发布《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短租车载TBOX终端E6S电源管理策略》

现在做共享汽车分时租赁TBOX的朋友越来越多&#xff0c;在车载电子上&#xff0c;待机功耗一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。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能效标准的执行&#xff0c;也确实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。 2014年早期&#xff0c;我们发布了共享汽车分时租赁TBOX的API接口协议&#x…

机器学习概论

机器学习基础-每日目标 完成机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&#xff0c; 为推荐系统算法实践提供理论基础&#xff0c;为 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或推荐算法工程师 构建基础理论体系。 今日大纲 推荐系统-机器学习理论基础详解 1.大数据时代究竟改变了什么&#xff1f;(了解) 3.大数据项…

联合机器学习中的概念及应用

{% note info %} 论文线上阅读 {% endnote %} Questions heuristicfundamental数据少&#xff0c;指的是样本少&#xff1b;数据的质量低&#xff0c;我觉得并不是数据不可信&#xff0c;而是数据的特征空间小&#xff0c;包含的信息少&#xff0c;建模后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结…

独家 | 一文读懂最大似然估计(附R代码)

作者&#xff1a;阿尼辛格翻译&#xff1a; 陈之炎校对&#xff1a;丁楠雅本文约4200字&#xff0c;建议阅读10分钟。本文将研究MLE是如何工作的&#xff0c;以及它如何用于确定具有任何分布的模型的系数。简介解释模型如何工作是数据科学中最为基本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。当你建…